通信线路是保证信息传递的通路。目前长途干线中有线主要是用大芯数的光缆,另有卫星、微波等无线线路。 省际及省内长途也是以光缆为主,另有微波、卫星电路。下面介绍通信线路的定义、历史、分类、技术和趋势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通信线路专业设置、通信线路设备和通信线路法规等相关内容。

定义
通信线路:在有线通信中,将电磁波信号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的传输媒介。
中文名:通信线路
历史
最早的通信线路是架空明线。1844年,美国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建立了架空明线。当时的架空明线传送的信号竟然不是电话信号,而是电报。所谓架空明线(请参见术语“架空明线”)就是在电线杆子上挂的裸导线。如图1所示。
穿过旷野的架空明线
到了1850年,英国和法国之间成功敷设了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当然也是用于发送电报。
直到1876年电话才发明出来。大家发现明线或者电缆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线路之间容易发现串音,通话的质量差。科学工作者开始了不懈地探索,力图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如用双线代替单线,探索明线交叉、电缆平衡等技术以改善传输质量。到了1941年美国创新采用了同轴电缆线路,在一条线路上可以开通480路话路。以后发展到3600路、10800路、13200路;通信线路的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电话发明100年后的1976年,第一条实用化的通信光缆成功应用于美国贝尔研究所亚特兰大实验系统。1988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敷设成功。各位同学发现没有?美国一直走在科技进步的前列!所以。当今美国世界“一哥”的地位不是凭空得来的,也经历了打拼、探索和创新。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最早的通信线路起步还不算晚,1871年中国敷设了上海至日本的海底电缆,但技术没有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条海底电缆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建的。到了1881年,中国才在上海和天津之间建立了第一条长距离的架空明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2年,我国设计制造的60路载波长途对称电缆才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投入使用。1976年我国设计制造的1800路4管同轴电缆成功连接北京、上海和杭州。1978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多模光纤的通信光缆。1984年后开始在长途线路上采用单模光纤。